俄乌千架级无人机攻防背后的博弈
俄乌千架级无人机攻防背后的博弈
俄罗斯国防部5月3日发布消息称,俄军在过去一周累计击落乌军1000余架无人机,其中5月2日单日拦截170架,克里米亚地区占比56.5%。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2日表示,截至当天下午,乌军在前线与俄军发生100余次战斗,2日凌晨通过无人机群突袭克里米亚军用机场,此次事件再次验证了无人机蜂群战术的实战价值。
(图片来源互联网)
乌军无人机攻击的战术创新
乌军以规模化集群作战撕开俄军防线。在5月2日对克里米亚的突袭中,170架无人机分5波次实施饱和攻击,以“波浪式消耗”迫使俄军防空系统陷入弹药装填间隙,为后续攻击创造窗口。这种战术将廉价无人机加装RPG弹头,以极低成本形成持续性空中压制,凸显“以量换效”的非对称作战思维。
在抗干扰技术层面,乌军通过多重手段破解俄军电磁封锁。FPV无人机采用2.4GHz/5.8GHz双频段跳频技术,结合北约提供的AES-256加密模块,将俄军电子战成功率从70%大幅压降至30%,确保关键指令在强电磁环境下的传输稳定性。针对GPS信号欺骗,乌军无人机集成惯性测量单元与视觉导航系统,即使在通信信号中断时,仍能通过机载传感器构建环境地图维持飞行,2025年3月更以此引导 “海马斯” 火箭弹精准命中俄军指挥所,展现抗干扰技术的实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