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原创 还是没谈拢?特朗普没想到,戴恩斯刚回国,中方甩出“王牌”

据澎湃新闻报道,美国蒙大拿州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于3月20日访华。原本人们期待此次访问能给中美关系带来新的契机,可事与愿违,双方终究未能谈拢。在戴恩斯回国后,中方一系列举动备受关注,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引起轩然大波。

戴恩斯何许人也?他可是美国资深政治家,曾担任企业高管,在共和党内地位不低。2012年当选蒙大拿州国会众议员,2014年成为联邦参议员,2020年成功连任,2023年还担任了共和党参议院全国委员会主席。他长期以来都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两人公共政策立场吻合度高达86%。并且,戴恩斯有着特殊的中国经历,上世纪90年代,他作为美国企业驻华高管,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工作了整整6年,连两个孩子都在香港出生。

特朗普(资料图)

就是这样一位与中国有着诸多渊源的美国政客,此次访华却带着不太友好的态度。在与中方的会谈中,他抛出了所谓“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话题。可这个问题,早被证明是被过度政治化的伪命题。美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原因复杂多样。从产业结构看,美国大量制造业外迁,国内产业空心化严重,本土能提供的商品减少,自然要依赖进口,贸易逆差随之而来。

再看储蓄率,美国国内储蓄率长期偏低,民众过度依赖消费,买得多、存得少,进一步加剧了贸易逆差。与此同时,美国还长期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实施严格管制,限制自身优势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这无疑是自己给自己设置贸易障碍,让本就不平衡的贸易状况更加严峻。戴恩斯重提这一话题,背后不过是为美国国内部分利益集团服务,想通过政治施压,迫使中国在贸易规则、市场开放等方面做出单方面让步,以满足那些不合理的利益诉求。

在芬太尼问题上,戴恩斯同样颠倒黑白。中国在芬太尼类物质管控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早在2019年,中国就率先将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入管制,比联合国相关规定还早了三年。此后,不断完善监管体系,严厉打击芬太尼类物质的非法生产、走私等行为。反观美国,自身药品监管体系漏洞百出,医疗体系过度商业化,导致处方药滥用现象极为严重,这才是芬太尼流入美国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可美国不从自身找问题,反而将矛头指向中国,戴恩斯甚至把芬太尼问题与关税挂钩,妄图以关税为威胁,让中国在毒品管控上承担超出国际责任范畴的“额外任务”,这明显是在“甩锅”。一方面想转移国内民众对政府治理毒品不力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想借此在贸易谈判及其他双边事务中获取更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