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 国内明星机器人悉数到场,记者现场体验—— “组团”秀技 未来感拉满
来源:天津广播电视台
仿生人形机器人“妮娅”挥手打招呼
此外,“机器人帮你看店”在这里也成为现实。
“您的咖啡好了,这就帮您去拿。”在无人值守的“小关店铺”,咖啡机器人正忙着为观众调制咖啡,它的机器人同事配合默契地将调制完成的咖啡一一送到点餐观众面前。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可以制作近百种风味的咖啡,已有30台咖啡机器人在北京、深圳等地“入职”。“根据不同场景和配置,咖啡机器人的价格从10多万元到30多万元不等,能够在高校、医院、写字楼、艺术会展和产业园区等场景中投用。”他说。
在人头攒动的会场中,一台书法机器人淡定地挥毫泼墨。这位名为“俞文峰”的仿生机器人有着人类男子的外貌,写字时还不时眨眼、点头或蹙眉。
“这款书法机器人的皮肤看起来跟人类很像,手指也非常灵活。论坛上它非常受欢迎,每天要写100多张书法作品送给观众呢!”工作人员说。
机器人何时可以进入百姓家中?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王田苗看来,开发机器人的主要目的是替代人类完成危险、单调、重复或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
然而,“机器换人”也引发了思考:如果所有工作都由机器人完成,那么人类将何去何从?
“因此,人类仍需保留一些自己喜爱、专注且安静的工作场景,以回归人格创新,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他说,虽然人形机器人在未来社会中有望承担更多家务和看护老人等任务,但从社会就业、人性角度和技术体系来看,这一愿景的实现还需要一定时日。
听全球顶尖“智囊团”分享前沿科技观点、看机器人“天团”硬核耍萌……在中关村论坛上,AI技术“照进现实”“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