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裕安学校举行第二十期新父母学堂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袁静娴 方杰

为深化家校共育,助力家长成为学生成长的 "心灵引路人",3月19日,裕安学校举办第20期 "新父母学堂" 活动。

本次活动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发展与教育博士、深圳市宝安区教科院心理教研员曾卉君老师,为家长作 "智慧家长助力孩子适应性发展" 专题讲座。活动由七年级级长刘卫英主持。

活动伊始,曾卉君老师针对家长提出的教育陪伴困惑(特别是亲子沟通问题)展开分析,指出七年级学生普遍存在寻求认可困难、学业压力、社交焦虑及成长迷茫等问题,强调家长作为孩子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需提供四方面心理支持。

首先,家长应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做孩子温暖的避风港。来自家长的批评、指责、误解等负面评价可能会让孩子丧失自我价值、自我否定甚至放弃自我。对此,家长应学会接纳孩子真实的样子,减少批评和指责,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大方表达不求回报的爱。家长可以运用描述性语言、感谢或欣赏性语言和授权性语言鼓励孩子,如“谢谢你在妈妈特别忙的时候,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让妈妈能够安心工作。”

其次,接纳共情,做孩子最安全的倾听者。面对七年级孩子如果有类似“不想去学校”的情况时,家长可以采用四步共情法。

第一步,接受想法:"我知道你不想去学校";

第二步,不予评价:"新环境确实有挑战";

第三步,接纳情绪:"这种感受很正常";

第四步,回应沟通:"愿意和我说说具体情况吗?"

再次,当孩子遇到心理困惑时,家长应积极应对,做孩子最暖心的加油站。例如,“怎样才能让孩子不玩手机”,家长应当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将其转变为“如何提升孩子对手机的自控能力”这一话题。针对不同年龄和难度等级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曾老师还给出了建议。

在讲座尾声,曾卉君老师以三句话与家长互勉:“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切都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