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讲座|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
开图微信 2025年第42期(总第1665期)
民 俗 文 化 与 乡 村 振 兴
民俗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在乡村振兴里作用重大。舞龙舞狮、传统庙会等民俗活动,不仅能丰富村民精神生活,还能吸引游客,带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像剪纸、刺绣等民俗手工艺,经创新设计后制成特色文创产品,拓展了增收渠道。挖掘、保护并利用好民俗文化,能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让乡村在经济腾飞同时,留住独特的文化根脉 。
萧放,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重大项目百村社会治理调查首席专家。社会兼职有: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兼中方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协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
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
福
民俗手工艺也是乡村致富的“金钥匙”。贵州雷山县的苗族刺绣,精美绝伦,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当地通过组织培训,让更多妇女掌握这门技艺,绣品远销国内外,既传承了文化,又鼓起了村民的钱包。
此外,民俗文化在乡村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一些民俗传统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乡村绿色发展。蕴含道德规范的民俗习惯,也能助力营造文明乡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民俗文化贯穿于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是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宝贵资源。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