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诚合作 “港”好有你|发力人形机器人产业,郑州航空港如何“换道领跑”?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实习生 林志楠
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人形机器人火了——不仅步伐酷似真人,还能抛手绢、收手绢。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该如何“换道领跑”?国家与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专家江磊接受了记者采访。
“双手不够灵活、大脑不够聪明,是当下人形机器人产业面临的两大堵点。”江磊认为,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手”只能完成简单的抓取动作,难以进行复杂劳动;人类可以自主学习、自己进步,人形机器人望尘莫及。
据江磊介绍,制造业是人形机器人的一大应用场景。郑州航空港拥有以富士康、比亚迪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能提供广大市场,形成组合优势,助力人形机器人产业做大做强。
江磊还说,郑州航空港智算中心万P算力即将投用,能够为人形机器人大脑不断迭代升级提供算力支撑。
“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市场和算力是郑州航空港的两大优势。”江磊总结道。
关于发展方向,江磊建议优先发展通用人形机器人。“有的机器人跑得快,有的机器人抓得稳,有的机器人好训练,但问题是如何把这三者融合起来。”江磊说,现有的人形机器人还很“偏科”,在某些领域做得很好,但还难以“面面俱到”。江磊认为,待技术成熟,通用人形机器人会开拓更多应用场景,压缩专用人形机器人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