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I市场观察:赢创、科思创产能突发不可抗力,国产厂商迎价格上行机遇
3月24日至25日,全球化工巨头赢创和科思创先后发布关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及其衍生产品的不可抗力声明。赢创称其供应商出现技术问题导致供应中断,而科思创则因突发技术故障影响产量。受此事件影响,国内IPDI市场价格迅速反应,3月26日二级市场主流国产IPDI报价从34000-38000元/吨上涨至35000-39000元/吨,均价单日涨幅约1000元/吨。这一突发供给扰动或为国内IPDI生产企业带来短期市场机遇。
IPDI供给收紧,短期价格波动或持续
IPDI作为一种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因其优异的耐候性和机械性能,在水性聚氨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当前全球IPDI总产能约14万吨/年,主要集中在赢创(5万吨/年)、科思创(3.5万吨/年)等少数企业。此次两大头部企业产能同时受限,短期内全球IPDI供给缺口或进一步扩大。
从需求端看,IPDI下游应用集中于皮革、涂料、胶粘剂及油墨领域。其中,水性合成革市场70%的份额依赖IPDI;汽车修补漆和木器漆的水性化率分别为20%和不足10%,较欧洲市场差距显著,未来替代空间明确。据行业预测,2020-2024年中国IPDI需求年复合增速约9%,进口依赖度逐年下降,出口增速高达39%,供需格局持续优化。
此次不可抗力事件叠加需求增长预期,市场看涨情绪升温。国产IPDI厂商在填补供给缺口的同时,议价能力或进一步增强,价格上行趋势有望延续。
国产厂商加速替代,行业格局重塑在即
长期以来,IPDI生产技术壁垒较高,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逐步打破垄断。万华化学2016年投产首条IPDI生产线,目前产能3万吨/年,占国内市场份额近70%,并计划通过技改将产能提升至5万吨/年。此外,新和成等企业也在规划IPDI及上游原料产能,国产化进程持续提速。
此次国际厂商供给中断,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扩大市场份额的窗口。万华化学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新进入者则通过产能布局抢占增量空间。短期内,国产IPDI厂商的市占率及盈利能力或同步提升。
从行业长期趋势看,环保政策驱动下,水性涂料、油墨等绿色材料需求增长确定性高,IPDI作为核心原料将持续受益。国产厂商的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推动行业格局向本土化、集中化方向演进。
当前,IPDI市场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发展逻辑并存,国内企业的技术实力与产能弹性将成为竞争关键。随着不可抗力影响的持续发酵,行业供需关系及价格走势仍待进一步观察。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观察君